
二维码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政府惠民信息微信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灵政办〔2024〕107号)
2024-05-29 17:21:00 来源: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规范财政奖补资金和项目管理,有效促进乡村建设,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预算的通知》(桂财基财〔2023〕19号)、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基财〔2023〕1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和直接受益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以社会捐资赞助和集体经济投入为补充,逐步建立筹补结合、多元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民主决策,筹补结合。二是农民自愿,量力而行。三是择优选项,讲求实效。四是规范管理,阳光操作。
三、资金使用范围
以村民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筹资筹劳为基础的村(屯)内水渠(灌溉区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点)和户外村内环境设施、植树造林、村容村貌改造、自来水公共设施、文化基础公共设施以及卫生基础公共设施等公益事业。
四、奖补比例、标准、原则和资金来源
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标准继续按国家和自治区政策有关规定执行,在农民筹资投劳上限标准限额内(即人均筹资投劳总额不超过155元)实施奖补,自治区财政按人均筹资筹劳总额的60%对县市给予补助,市县财政可结合本地实际,适当提高奖补比例。自治区财政统筹资金分担奖补资金的80%,县级财政分担奖补资金的20%。超过筹资筹劳上限标准部分,自治区财政不予补助。农村公益事业项目的财政奖补资金实行限额控制,以自然村为单位,单个自然村获得的财政奖补资金超过100万元(含100万元)的,报市级审批,并报自治区备案。2024年我县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标准和原则如下:
(一)村屯内道路硬化,根据自然村的大小及居住情况,实地核实后,原则上按不高于5万元/自然村安排。
(二)进村道路硬化补助标准如下: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自然村道路硬化补助标准表
序号 | 建设标准 | 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标准(万元/公里) | 备注 | ||||
路基宽度(米) | 路面类型、宽度、厚度 | ||||||
水泥混凝土路面 | 级配碎石调平层 | ||||||
宽度 (米) | 厚度 (厘米) | 宽度 (米) | 厚度 (厘米) | ||||
1 | 6.5 | 4.5 | 20.0 | 5.0 | 10.0 | 一类地区35 | |
二类地区37 | |||||||
三类地区39 | |||||||
2 | 5.0 | 4.5 | 20.0 | 5.0 | 10.0 | 一类地区30 | |
二类地区32 | |||||||
三类地区34 | |||||||
3 | 4.5 | 3.5 | 18.0 | 4.0 | 10.0 | 一类地区25 | |
二类地区27 | |||||||
三类地区29 |
(三)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原则上按不高于600元/平方米奖补,最高不超过15万元奖补。
五、工作程序
(一)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的申报要求。村民委员会对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提出资金申请报告,并填报以下资料:
1.村民(代表)会议农村公益事业筹资筹劳决议书(详见附件1);
2.村民代表决议到会签名册,村民表决签字记录;
3.村民缴纳筹资款花名册及理财小组、监督小组名单;
4.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申请审批表(详见附件2);
5.农村公益事业筹资项目预算方案;
6.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专用缴款票据存根,且筹资款必须存入乡镇专户(每人15元标准部分)。
(二)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的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接到各村上报的项目资金申报材料后,要逐个审核项目筹资程序、额度、用途等是否符合筹资政策规定,是否按程序进行,是否符合财政奖补范围。在对项目进行实地勘查后,将审核意见连同申报材料一并上报县财政局和县农业农村局,并对上报项目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三)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的审批。县财政局对各乡镇上报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报县人民政府审定,项目批复后,由各乡镇组织项目实施,并将乡镇上报的材料进行装订存档。
(四)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的每个项目在开工前必须拍照,标记项目村名、项目名称,并用U盘拷贝上报县财政局备案。每个项目完工后各乡镇要成立验收小组对完工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小组不得少于3人组成,且须填报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竣工结算清单和《财政奖补项目验收清算报告表》(详见附件3),同时进行项目完工拍照存档。
(五)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拨付。奖补资金实行事前预拨和事后报账制度,由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县财政统一管理。县财政要将财政奖补资金通过预算一体化平台支付及时拨付到各乡镇,再由乡镇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分期拨付项目款,且每个项目要填写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财政奖补领款单。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列入地方各级财政“对村级农村公益事业的补助”决算科目。对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的审查、监督与管理,必须实行专人、专账运行管理。
(六)各乡镇对本辖区内的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在实施前,要分别在乡镇政府、村委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所在村委、自然村、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上级补助金额、村民筹资筹劳情况、完成时间、责任人等。每个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完工后都要制作标志牌竖立在醒目位置,此标志牌作为项目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请必落实到位(标志牌模式详见附件4)。
(七)农村公益事业筹资筹劳及财政奖补资金的档案管理。同时以自然村为单位填报汇总表,一式二份分别报县财政局和县农业农村局。
乡镇人民政府要将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所有程序记录和原始材料汇总归档,建立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和资金管理档案,实行档案化管理。
六、开展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相关配套措施
(一)建立健全农村公益事业民主议事机制。要遵循村民自愿、民主决策、量力而行、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支持群众受益面广、村民积极性高、村级领导班子得力、村规民约完善的村。议事过程坚持民主程序,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村民监督。不得平调使用筹集的资金和劳务,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奖补资金,不得强行以资代劳。
(二)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一是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内容、筹资筹劳的数量、预决算结果、奖补金额等要纳入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及时向村民公布。二是加强监督检查。财政奖补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用于项目管理费用开支,严防虚报、套取、截留和挪用。
(三)推进村级公益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农村公益事业筹资投劳和财政奖补形成的资产所有权,归项目议事主体所有,并承担项目的日常管理养护责任。
七、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培训阶段。2024年5月前,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农村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7〕4号)等文件,认真领会有关精神实质,做好广泛宣传动员工作,把握好政策界线和原则。
(二)制定审批方案阶段。2024年5月前,认真制定乡镇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报县财政局和县农业农村局。乡镇所申报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一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原则上不得变更。如确实因所申报项目无法实施而需要变更,必须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变更了项目的乡镇,县财政局在下年度安排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时将扣减所变更项目相应资金(如:进村道路硬化项目无法实施,奖补资金10万元,则在下年度核减资金10万元)。
(三)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阶段。2024年11月中旬前,各乡镇要发动相关村屯组织实施,所有项目必须在2024年7月底前开工,否则县财政局可以将项目资金调整到其他乡镇。所有项目必须在2024年11月底前完工,如乡镇到11月底仍有不能完工的项目,下年度在安排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时将核减相应的资金(如某乡镇一进村道路硬化项目,奖补资金为10万元,未按规定期限完工,则在下年度核减资金10万元)。
(四)总结阶段。2024年12月前,项目实施完成后,各乡镇要在2024年12月中旬前完成自行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将在2024年12月组织县直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检查。
附件:1.XX乡(镇)XX行政村XX村(屯)村民(代表)会议农村公益事业筹资筹劳决议书
2.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审批表
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竣工验收清算报告表
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标志牌模式
5.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县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安排汇总表

附件5.xls